首頁 / 教育/教育時評:活力,新時期辦學的核心追求

教育時評:活力,新時期辦學的核心追求

曾琪 2017-1-11 20:39:19

陶西平先生在《中小學管理》2014年第8期上撰文提出,當下中國的教育改革,活力問題與公平問題和質量問題同等重要。他為此呼吁要創(chuàng)辦有活力的學校,對此我十分贊成。循著陶先生的話往下說,我也呼吁廣大的中小學校長把創(chuàng)建更加公平、優(yōu)質和有活力的學校作為“十三五”期間學校辦學的核心目標加以追求。

注重校內公平,增強學校活力

為什么要把更加公平、優(yōu)質與有活力三個目標并提?主要是因為這三個既不同又高度相關的辦學目標,彼此互為條件,構成理想學校的整體特質,不可分割。

“更加公平的”學校,這里主要不是指學校之間或學校外部的教育公平問題,而是指學校內部的公平問題,是學校之間、學校外部公平向學校內部的延伸。不容否認,當前中國教育公平面臨的主要問題,還是校際之間、城鄉(xiāng)之間、中東西部之間的公平問題,這類教育公平主要涉及資源配置。但是,校內的教育公平問題也非常突出,主要涉及校內的資源配置及學生的發(fā)展機會及尊嚴問題。一個學校如果內部不公平,把學生分成三六九等,在優(yōu)質教育資源配置和尊嚴承認上搞區(qū)別對待,就從根本上違背了教育倫理,這樣的學校算不上什么優(yōu)質的學校,也不會充滿活力。

優(yōu)質是學校發(fā)展的核心目標,提供優(yōu)質的教育教學服務是學校辦學的主要任務??墒牵粋€學校如何才能做到優(yōu)質呢?如果是薄弱校如何才能成長呢?除了有更加公平的資源配置外,最主要的恐怕就是要激發(fā)學校的辦學活力、教師的教育教學活力和學生的學習與發(fā)展活力。如果一個學校死氣沉沉,那么,校長、教師、學生等成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尊重和最大程度的釋放,這個學校如何成長為優(yōu)質校?

從這個意義上說,辦有活力的學校,增強學校的活力,是提升學校辦學質量的不二法門。進一步說,如果學校缺乏活力,辦學沒有質量,單純地追求教育公平又有什么意義?這樣的教育公平又能讓師生、家長和整個社會最后有什么樣的實際獲得?

從實際和問題出發(fā),興科學與民主之風

如何才能創(chuàng)建更加公平、優(yōu)質與有活力的學校?這要從實際出發(fā),從問題出發(fā),大興科學與民主之風。

近些年,創(chuàng)建更加公平的學校教育環(huán)境,已經引起了廣大校長的充分注意,為每一個孩子創(chuàng)造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充分地表達了“教育公平”的意蘊。長期以來存在的校內不公平問題,正在開始得到解決。

但是,究竟解決得怎么樣,有沒有遺留問題,有沒有新出現的問題,特別是那些學業(yè)不良、家庭處境不利和有特殊需求的學生,有沒有得到同樣的教育關懷、信任、鼓勵和幫助,需要廣大教師認真審視,高度重視。

創(chuàng)建優(yōu)質的學校,關鍵是要依照黨和國家立德樹人的根本性要求,反思廣大教師現有的質量觀,樹立科學的、全面的和可持續(xù)的質量觀,從學生的全面、和諧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角度來理解教育質量,不能用某些短期的、片面的和單一的標準來衡量所有學生的發(fā)展。

創(chuàng)建有活力的學校,關鍵要問計于師生,從學校工作方方面面缺乏活力的那些地方開始著手,分析缺乏活力的原因,建立釋放活力的機制,營造活力迸發(fā)的學校文化氛圍。

公平與不公平是相對的,優(yōu)質與普通是相對的,有活力與缺乏活力也是相對的,從來就找不到一所絕對不公平、沒有任何質量與毫無活力的學校,有的只是公平、優(yōu)質、活力程度不同的學校。對于學校管理者而言,建設更加公平、優(yōu)質和有活力的學校,不會是從零開始,而是要在原來的基礎上再接再厲,找準問題,進一步擴大校內的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質量和增強學校辦學活力。

堅定教育信念,推進現代治理

創(chuàng)建更加公平、優(yōu)質與有活力的學校,需要校長和教師堅定自己的教育信念,樹立正確的教育價值取向。更加公平的要求,不僅涉及學校的價值取向問題,而且還涉及培養(yǎng)有正義感的社會主義未來公民的問題。學校的內部不公,對于青少年學生正義感的危害,要遠遠大于校際之間、區(qū)域之間的教育不公帶來的危害。從這個意義上說,建立一個全納的學校教育環(huán)境,是未來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根本要求,也是世界各國基礎教育普遍遵循的一個基本價值原則。優(yōu)質的要求也要建立在關注每一個學生健康成長的正確質量觀基礎之上,不能建立在以往那種追求片面的、功利性的升學競爭力基礎之上。這一點,要成為校長和全體教師的堅定信念。要知道,從教育倫理的角度來說,陪伴一個有特殊需要的學生,給予他或她的生活與學習力所能及的指導,與成就一個英才學生,幫助他們考上自己理想的學校,同樣光榮,同樣反映一個學校的教育質量水準。至于激活學校的活力,涉及學校內涵式發(fā)展的動力問題,更應該成為廣大校長所努力追求的目標。學校沒有活力,就等于沒有希望。激活學校的活力,就是放飛學校的希望。

創(chuàng)建更加公平、優(yōu)質與有活力的學校,需要加快推進現代學校治理體系的建設。學校治理與學校管理,盡管一字之差,但是在辦學理念上卻有實質的不同。學校治理是以法治、自由、民主、公正等原則為價值基礎的,尊重各種教育利益群體的權利,注意傾聽各種利益相關人員的意見和建議,總體上有利于發(fā)現和解決學校內部的公平問題、質量問題與活力問題。而傳統(tǒng)的學校管理,正如許多學者所批評過的那樣,強調科層制、等級性和封閉性,從總體上壓制了師生的活力,同時也在相當程度上抑制校長的活力,阻礙了校長從師生那里學習有價值的東西。至于學校與社區(qū)之間水火不容的狀況,更是阻礙了學校從社區(qū)那里獲得源源不斷的資源和輿論支持。從實際情況看,當前加快推進現代學校治理體系建設,主要的內容應當放在:進一步落實學校的辦學自主權,使得學??梢砸婪ㄗ灾鬓k學;加快完善學校的黨政聯席會議制度,推進學校的民主決策;進一步完善學校的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促進教職員工的民主參與和民主監(jiān)督;健全家長委員會制度,通過多種形式與社區(qū)個人、社會組織、企業(yè)等單位之間,建立起密切的聯系,擴大學校向家長和社區(qū)的開放程度。這些現代學校治理的機制創(chuàng)新,會為創(chuàng)建更加公平、優(yōu)質與有活力的學校,提供更加強力的保障。

(原標題:教育時評:活力,新時期辦學的核心追求)

來源:曾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