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寧市新增3個省級非遺項目和13個市級非遺項目

萬寧發(fā)布廳 2024-06-12 15:08:56

戳圖看視頻

6月11日晚,2024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萬寧非遺宣傳展示活動在市人民公園開幕,通過集中展示優(yōu)秀非遺項目,喚起大眾對非遺保護與傳承的重視。

授牌儀式上,市旅文局及市文化館相關負責人為萬寧東山羊養(yǎng)殖與烹調技藝、興隆咖啡焙炒技藝、后安粉湯制作技藝3個省級非遺項目和興隆華僑印尼舞、潮港猛虎下山拳等13個市級非遺項目頒發(fā)榮譽證書。

“非遺的保護和傳承對于維護文化多樣性、增強民族凝聚力、推動文化繁榮發(fā)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萬寧市旅文局副局長蘇小鳴表示,希望社會各界能夠更加積極地參與到非遺保護中來,共同為非遺的傳承與發(fā)展貢獻力量。通過教育、宣傳等多種方式,讓非遺走進校園、走進社區(qū)、走進人們的生活,讓更多的人了解非遺、喜愛非遺。

當晚,形態(tài)逼真的萬寧獅舞、氣勢如虹的萬城東山功、周家莊馬仔功、清越嘹亮極富感染力的樹葉吹奏、優(yōu)美動聽的瓊劇等一個個非遺表演輪番登場,通過音樂、舞蹈、戲劇和武術等多種藝術形式的呈現,給觀眾帶來一場視聽盛宴。

戳圖看視頻

值得一提的是,萬寧樹葉吹奏技藝是萬寧地區(qū)文化傳承的瑰寶,承載著當地人民的歷史記憶、情感和智慧。

“此次演出所用的樹葉是經過創(chuàng)新改良過后的橡膠材質的葉子,具有不易損壞的特點,適合舞臺演出。”萬寧市非遺樹葉吹奏技藝傳承人卓琳皓表示,希望可以借此機會讓更多人了解這項非遺技術,切身感受優(yōu)秀非遺文化的魅力,推動這項藝術走進人民生活,活化傳承發(fā)展。

卓琳皓介紹,萬寧樹葉吹奏技藝傳承人數少,加上人才培養(yǎng)時間長、技藝學習難度大等問題,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作為一項獨特而珍貴的民間藝術形式,傳承萬寧樹葉吹奏有助于保護和弘揚地域文化,讓這一特色文化在時間的長河中得以延續(xù),保持其獨特的魅力,為地域文化的多樣性增添絢麗的一筆。

在非遺項目展示區(qū),興隆南洋風味小吃、鷓鴣茶、后安粉湯等萬寧特色非遺產品引來不少群眾駐足品鑒。在黎族醫(yī)藥腎結石療法展位前,前來體驗黎族醫(yī)藥療法的群眾絡繹不絕。

“我們是祖祖輩輩傳承下來的草藥,我們親自上山采藥加工做成頸椎水、補腎茶、護肝茶等產品,讓更多人了解黎藥。”萬寧非遺黎族醫(yī)藥腎結石療法傳承人高海香介紹,目前他們已經制作出藥酒、養(yǎng)生茶等各種產品上市售賣,計劃打造一個黎藥園,讓客人來觀光研學,科普黎藥知識,把萬寧黎族的特色文化及黎藥的傳承傳播開來。

據了解,近年來,萬寧非遺事業(yè)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萬寧東山羊養(yǎng)殖和烹調技藝、興隆咖啡焙炒技藝、萬寧后安粉湯烹調技藝”成功入選海南省第六批非遺項目名錄;“瓊劇、萬寧獅舞”等13項入選萬寧市第五批非遺項目名錄。至此,萬寧市已經擁有4項省級非遺項目,30項市級非遺項目。這些非遺瑰寶是先輩智慧的結晶,是歷史沉淀的寶貴財富。它們承載著城市的記憶、情感和精神寄托,體現著萬寧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和深厚底蘊。

活動由萬寧市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局指導,萬寧市文化館主辦。

(原標題:萬寧市新增3個省級非遺項目和13個市級非遺項目)

【責任編輯:謝鎮(zhèn)蔚】

【內容審核:吳鐘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