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有為|楊小玉:參透甲骨文背后的“中國式浪漫”

中國青年網(wǎng) 2023-06-01 22:02:37

戳圖看視頻

“我覺得好神奇!幾千年前的甲骨文字雖然與現(xiàn)代漢字有著差別,但有些我依然能看得懂,甚至還能念出來。”在被譽為“文字之家”的中國文字博物館,一名參觀者發(fā)出了這樣的感嘆。

在這間博物館里,楊小玉的工作是帶領觀眾們站在“時光的縱軸”上,以不同時代的文字為坐標,向前看,回顧我們從何而來;向后看,洞察我們將去往何處。“甲骨文,是漢字的源頭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根脈。就像讀千百年前的古詩,我們能感同身受一樣。幾千年文化沉淀下的文字是獨屬于我們的‘中國式浪漫’。這說明我們的文化始終在傳承,即使千百年過去,我們的精神內(nèi)核沒有變。”她說。

讓文物會說話,讓文化會說話

楊小玉,是中國文字博物館的一名講解員,也是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工作者。在器物中遇見文明,在知識中窺見未知,在博物館里,她帶領觀眾領略中國文字的博大精深,改變普通人對于這種古老神秘的文字枯燥難懂的刻板印象。

中國文字博物館坐落在河南安陽,這里是甲骨文的故鄉(xiāng)。楊小玉還記得,開館時,許多觀眾興奮地說:“中國文字終于有家了!”

游客從世界各地涌向安陽,如何把千年前的文字給普通人講明白,讓人聽得懂、聽得進,不是件容易的事。作為一名講述者,想在人前侃侃而談,必得在背后下功夫。楊小玉還記得開館前夕背誦十萬字講解詞的那段時光,“那時我們一邊在展廳里準備講解詞考核,同時還要準備開館相關的工作,每天忙得昏天黑地。”

如今,隨著中國文字博物館的不斷擴建,每位講解員的講解詞儲備達到三、四十萬字之多。沒有對文物信息的了然于胸,沒有拓展知識范圍的渴望,就無法在講解時信手拈來。為了讓觀眾有更好的體驗,楊小玉每次都盡力去了解文物背后的歷史故事和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將晦澀難懂的史書資料、學者著作轉化成通俗易懂的語言。雖然每次新展覽開始前準備講解詞的日子就像回到了高考前,但與文字的感情在她心中深深積淀,傳統(tǒng)文化帶來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有了漢字,文化得以傳承,人心得以凝聚

每一次講解都是一次與歷史的對話。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行書、草書......這些文字有的顯出古拙之態(tài)、有的帶有粗獷之氣,瞬間將人拉入時光的深處。這些文字既是對歷史長河的回顧,又是民族精神的延續(xù)。在楊小玉看來,在文字的連接下,無論身處何方,華夏兒女始終同根同源。有這樣幾次講解經(jīng)歷對楊小玉觸動很大。

一次,楊小玉接待一批來自臺灣的參觀者,參觀過程中,楊小玉細致講解了“從甲骨文到現(xiàn)代漢字”不斷演變的過程。參觀結束后,參觀者這樣告訴楊小玉:“鮮少有年輕人知道繁體字是怎樣演化而來的。今天來到博物館參觀,我才知道原來文字的根在這里,文化的根脈在這里。”

“無論是書法篆刻還是詩歌音樂,基底都是文字。通過文字的連接,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不斷建立。”參觀者的一句話,讓楊小玉豁然開朗,“躺”在博物館里的文字在用獨特的方式講述著中國故事,博物館講解員正是在歷史與現(xiàn)代之間架起橋梁的人,架起古今對話的通道,幫助觀眾提供思考的方向。

楊小玉。通訊員王凡 攝

在中國文字博物館里,《民族文字大家庭》萬花筒互動展項總是吸引不少少數(shù)民族參觀者駐足觀賞。展項參考萬花筒原理,借助視頻液晶顯示器作為萬花筒基本視頻信息的來源,展示了各民族的絢麗多彩,充分表達了“56個民族是一家”這一主題。楊小玉還記得一位少數(shù)民族參觀者說:“原來,漢字在維護中華民族數(shù)千年的穩(wěn)定過程中,起到了如此重要的作用。有了漢字,文化得以傳承,人心得以凝聚。”楊小玉希望傳達給觀眾,文字不僅是傳達信息、傳情表意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其在文化發(fā)展中的價值。“順著文字的線索不斷向前溯源,會發(fā)現(xiàn)其實很早以前,天下一體的概念已經(jīng)在深植在中國人心里了。”楊小玉說。

進鄉(xiāng)村進課堂,讓每個人成為文字文化的自覺傳承者

對于觀眾來說,參觀最大的收獲莫過于了解文物背后承載的知識。2015年,國務院頒布《博物館條例》,首次把博物館的“教育”職能放在了博物館功能的首位。一個博物館就是一所學校,專業(yè)知識、研究新成果正在不斷完成從專業(yè)小眾向普通大眾的傳播。如何讓博物館成為青少年的“第二課堂”?楊小玉將自己定位為一個講故事的人,面對青少年,她總是不斷探索內(nèi)容的創(chuàng)新敘事形式,為“講解”賦能。

“一撇一捺,象征著人的兩條腿,頂天立地成為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人’的甲骨文,是一個彎腰側立的人形,展現(xiàn)了人勞動時的姿態(tài)。同時,中國是禮儀之邦,彎腰的形態(tài)恰恰展現(xiàn)了一個人謙卑有禮。”2012年的國慶小長假,一個從山東濟南來參觀博物館的8歲小朋友特意找到楊小玉,原來小朋友曾在一本雜志上讀到過楊小玉的報道,對她當時講解的中國文字發(fā)展史十分感興趣。在博物館里,楊小玉細致地給小朋友講解了甲骨文的知識。

楊小玉向參觀者講解甲骨文。通訊員王凡 攝

“從甲骨文‘人’字,我們可以看出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崇尚的美德。‘彎腰勞作真勤懇,見面躬身行個禮,中華美德四海親。’”朗朗上口的順口溜瞬間拉近了孩子們與文物的距離,探索甲骨文的同時,中華美德內(nèi)化在孩子們心中。

楊小玉認識到,“面對青少年觀眾,更重要的是鼓勵孩子們將中國優(yōu)秀的文字文化傳承下去,讓每個人成為文字文化的自覺傳承者。”于是,她開始和同事們結合博物館的職能和講解經(jīng)驗,把文字文化研究、甲骨文研究等方面專業(yè)的學術內(nèi)容,轉化成易于青少年接受的課程,在每個周末和節(jié)假日為青少年帶來“漢字知識課”。楊小玉著眼于單個字深入研究,將甲骨文與中華禮儀相結合,幾年來共研發(fā)了160多個漢字主題教育項目,舉辦漢字教育活動1200余場,5萬余個家庭參與活動,讓甲骨文“活起來”,成為她和團隊成員的共同信念。在團隊的努力下,中國文字博物館被評為全國首批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隨著甲骨學堂的深入推進,許多鄉(xiāng)村學校打電話來咨詢,但最后都因為路程和經(jīng)費等原因無法前來博物館參觀。各地博物館之間有館際交流,能不能借鑒這種模式,將博物館的資源帶出去,讓“流動博物館”來到偏遠山區(qū),讓更多孩子了解文字知識?2019年9月中國文字博物館正式啟動“漢字精神勵少年”研學實踐教育活動,將豐富的甲骨文研學體驗活動帶到教育資源相對匱乏的偏遠山區(qū)、革命老區(qū)等地,讓更多鄉(xiāng)村孩子受益。

一個山里孩子的話讓楊小玉至今都難以忘懷,他說:“叔叔阿姨,謝謝你們。我之前從不知道文字這么偉大,我要回去告訴爺爺奶奶,還要通過視頻告訴在外面打工的爸爸媽媽,我要好好學習,將來也要去研究文字。”

“漢字承載的中國好故事還要講到世界,講到更多更遠的地方。”如今,楊小玉繼續(xù)著她對講故事的“極致追求”,讓更多人感受到文字的璀璨魅力,她一直在路上。

(原標題:青年有為|楊小玉:參透甲骨文背后的“中國式浪漫”)

【責任編輯:趙康麗】

【內(nèi)容審核:林思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