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蘇東坡來過海南瓊中,只為一睹如此美景……
商報全媒體訊(椰網(wǎng)/海拔新聞記者 鄭塞雯 魏銘緯 攝影報道)“黎婺山頭白玉簪,古來人物勝江南”,相傳蘇東坡足跡曾到過海南瓊中,當他來到此地后,想一探當?shù)氐钠嫔疆悗X,卻因年事已高無法攀登,只能遺憾地留下這首《題黎婺山》。2月22日,國際旅游島商報記者來到瓊中,登上當?shù)孛桨倩◣X,一睹蘇東坡想飽覽的美景。
在瓊中縣灣嶺鎮(zhèn)新坡村東北方向2公里處梅嶺山頂?shù)囊粔K巨石上有著摩崖石刻 ,海拔有387米 ,上面雕刻著七言律詩——《題黎婺山》 。在這首詩中,詩人描述了黎婺山如白玉簪般的山頭,但卻因為自己年事已高不得不望而卻步,從而留下了遺憾。黎婺山便是如今的黎母山。其實,在瓊中還有另一座更美的山嶺,其景之美更甚于黎母山,那就是百花嶺。
2月22日9時,記者進入了百花嶺景區(qū),在景區(qū)的左側(cè)看到熱帶雨林的一大奇觀——獨木成林,這是一棵900多年的高山榕,四周幾棵樹的樹枝互相連接在一起,緣由它們都是由一棵樹長成的,其中左邊的樹是從右邊這棵樹的樹枝長出來的氣生根。最初這條氣生根從樹枝上長出來,落到地面之后,持續(xù)地吸收營養(yǎng),再慢慢長大,最后長到比主樹還要高大。旁邊的幾棵樹也是同樣的,由一棵主樹長成的一個小森林,所以稱之為獨木成林,也只有榕樹才能獨木成林。
百花嶺景區(qū)的講解員羅家越告訴記者,百花嶺景區(qū)有25平方公里,單單坐車來回一圈就要18公里的路程,這是一個少有的城郊景區(qū),離瓊中縣城6公里。游客過來一般有兩條游玩路線,一條是精品游需要2-3個小時,一條是休閑深度游,徒步登山需要5-6小時。
據(jù)了解,百花嶺的森林覆蓋率超過90%,位于熱帶季風區(qū)北緣,有獨特的熱帶山地氣候特征,年最高溫度26℃,負氧離子能達到2萬到4萬個每立方厘米,夏季涼爽,是避暑的勝地。
而關于百花嶺還有一段令人回味無窮的傳說。傳說百花嶺中住著一名百花仙女,百花嶺的名字由此而來。相傳王母娘娘有一位最為疼愛的女兒,她面容嬌美,溫柔善良,名叫百花仙女。由于久居冷清的仙界,百花仙女心生厭倦。一日清晨,百無聊賴的她拿起王母娘娘送的神鏡,準備梳妝打扮。在鏡子里,她發(fā)現(xiàn)在仙界以外,有一處被稱為人間的地方,那里風景迷人,民風樸實。她被迷住了,于是悄悄下凡。百花仙女離開仙界,俯首向人間望去,發(fā)現(xiàn)有一座林木蔥郁的島嶼——海南島,宛如一顆耀眼的綠珍珠鑲嵌在蔚藍的南海中。更妙的是,島嶼有一處壯觀的瀑布,瀑聲如雷,雨霧彌漫,氣勢恢宏!于是,她決定在這個一見傾心的瀑布邊定居,給瀑布取名百花嶺瀑布。
沿景區(qū)門口順勢而上,便能看到在山間傾瀉而下的百花嶺瀑布,這也是熱帶雨林中落差最大的瀑布,落差有300米,號稱熱帶雨林第一瀑,在豐水期水流最寬的地方有十幾米,完全擋住崖壁。瀑布分為三階,自下往上,第一階叫仙女散花,第二階叫靈丹妙藥,第三階叫金龍吐珠。過往的游客表示,每一階瀑布的風景都不一樣,越往上爬風景越美。
除了有“熱帶雨林第一瀑”美稱的百花嶺瀑布,還有各類野生植物生長在這座山嶺間。據(jù)統(tǒng)計,百花嶺各類植物資源品種超過1000種,國家1、2級珍稀保護野生植物33種,海南特有珍稀瀕危植物23種、中國植物紅皮書瀕危種10種。也分布有豐富的南藥資源,堪稱物種“基因?qū)殠?rdquo;。其中天琴樹在百花嶺中最為聞名。
據(jù)羅家越介紹,天琴樹所在地是雨林的核心區(qū),是百花嶺的一大特色,負氧離子可以達到每立方厘米2萬到4萬個,其中的負氧離子除了能消除疲勞、改善睡眠質(zhì)量,還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力。
天琴樹正如其名,整棵樹由于一把大豎琴,它的樹干似乎是琴身,垂下來的藤條也如同琴弦,因而得名天琴樹。這棵樹有30多米高,而且還是雙樹疊生,這棵樹的頂上還寄生了別的樹在上面,是樹上長樹。從樹上垂落到地面的藤條,是同樣寄生在這棵樹上的綠蘿長出的氣生根,最粗的都有成人手腕一般大,要長成這樣至少要經(jīng)歷五百年。
在天琴樹的不遠處,還能看到“琴瑟雙仙”。即兩棵千年古榕樹,一棵似乎是擁有7根“琴弦”的“琴”;另一棵樹則被稱為“瑟”,與“琴”相似,卻又大得多一些,“琴弦”也更多一些,共有25根“弦”。傳說,琴瑟雙仙是女媧的弟子,她們在神界管理著樂器,同時也是天琴樹的守護神,千年來一直守護著身后的這把天琴。
事實上,若是細心觀察,便可在百花嶺中發(fā)現(xiàn)熱帶雨林十大奇觀,即滴水葉尖、植物絞殺、新生紅葉、板根、空中花園、根抱石、獨木成林、老莖生花、藤本攀附、巨葉現(xiàn)象。
如果幸運,游客在天池周邊還能看到奇觀——滴水葉尖。百花嶺位于海南中部,年降雨量很大,熱帶雨林內(nèi)部又非常潮濕,在植物葉子表面會結(jié)成一層水膜,會影響葉片進行光合作用。植物體內(nèi)的水,本來應該通過蒸騰作用揮發(fā)到空氣中,但是由于雨林空氣濕度很大,水分無法蒸騰為水汽,只好直接排出液態(tài)水。這些水沿著葉脈,匯集到葉尖,形成了“滴水”。為了滿足植物排水需求,葉片長出了很多很長的“葉尖”。于是就形成了這奇特的一幕。
從山下徒步登山,順著瀑布至瀑布頂,便能夠一窺百花天池的真容。百花嶺山上有百花溪、白龍溪和什那青溪三大河流,其他小溪流有十多條,也是海南的母親河——萬泉河的源頭之一。正所謂“水從天上來”,這些水都是降雨還有山泉匯聚而來,常年流水,從未干枯,所以叫天池。有時雨過天晴,天池便會煙霧繚繞,如同人間仙境一般。
【責任編輯:蔣 杰】
【內(nèi)容審核:符 堅】
版權聲明:國際旅游島商報全媒體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版權作品,歡迎轉(zhuǎn)發(fā),但非經(jīng)本報書面授權同意,嚴禁包括但不限于轉(zhuǎn)載或改編、引用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
24小時熱聞
相關閱讀/RELAT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