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蘇軾研究學會會長周裕鍇:東坡讓海南學子感受到海南與祖國文化地脈相連
商報全媒體訊(椰網(wǎng)/海拔新聞記者 徐明鋒 張藝)2月18日,首屆東坡文化國際高端論壇在??谂e行。四川大學教授、中國蘇軾研究學會會長周裕鍇在論壇上指出,蘇東坡在儋州的功業(yè),概括來說,主要有移風易俗、致力于海南文化建設(shè)、征服不幸的命運這三點。
“想當年東坡在儋州曾寫下‘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風海上來’的詩句,豪氣干云,全無老人衰憊之態(tài),而我此刻身在海南,正有同樣的心情。三年的疫情總算告一段落,久違的朋友再次在海南重逢,共同探討東坡作品,追尋東坡遺跡,緬懷東坡精神,弘揚東坡文化,這是何等的快意。”周裕鍇說。
周裕鍇說,東坡晚年自題畫像,將自己的“平生功業(yè)”,歸結(jié)為“黃州惠州儋州”。眾所周知,黃州、惠州、儋州是東坡人生最失意的時期,貶謫一次比一次更遠,而海南儋州則是他人生的至暗時刻。他的自題畫像中所言“平生功業(yè)”,表面看來像是一種自我調(diào)侃和反諷,而實際上表達了一種“對于命運開玩笑”的豁達態(tài)度。更進一步來說,正是黃州、惠州、儋州的三次貶謫,東坡才真正創(chuàng)建出他在文化史上的偉大功業(yè),他被驅(qū)逐出廟堂,流放到江湖,特別是到了惠州、儋州之后,他放棄了對皇帝的幻想,無論是精神依托、思想傾向和情感認同,都從廟堂走向民間,終于完成了由“臣”到“人”的轉(zhuǎn)變。他像儋耳道旁被棄置的石頭,“盡是補天余”,雖再無規(guī)勸皇帝“補天”的功用,卻得以親近大地,來為海南人民造福。
東坡初到海南,就感受到這是平生最奇特的勝游,從瓊州到儋州的路上,他遇到風雨,夢中得句“千山動鱗甲,萬壑酣笙鐘”,仿佛群仙舉行“鈞天”音樂會來為之洗塵。而他離開海南時,又有海濤舉行“咸池之樂”的音樂會來為他送行,使他“粗識軒轅奏樂聲”的美妙境界。當然,北宋時期的海南島并不是蓬萊、方丈、瀛洲的神仙世界,其物質(zhì)文化條件比惠州更艱苦,更匱乏,初到儋州,“食無肉,病無藥,居無室,出無友,冬無炭,夏無寒泉”,甚至經(jīng)歷了絕糧之憂,以甘薯充饑。東坡在海南三年,受盡了生活的艱辛磨難,而這挫折激發(fā)了他頑強的生命力,食無肉,就自作美食如玉糝羹;病無藥,就自煉內(nèi)丹養(yǎng)生,并記錄各種藥方;居無室,不妨搭建簡陋的桄榔庵;出無友,不妨與當?shù)乩枞私慌笥?。他體會著“日起理發(fā)”“午窗坐睡”“夜臥濯足”的“謫居三適”,逐漸體會到海南風土如“神仙之所宅”的妙處。
“東坡在儋州的功業(yè),前人多有評說,概括起來主要有三點。”周裕鍇說,一是移風易俗。他致力于改善當?shù)芈浜罅曀?,他見當?shù)囟嗷奶?,不重視農(nóng)業(yè),便作勸農(nóng)詩鼓勵黎人從事農(nóng)耕;他見海南人信巫術(shù),殺牛作藥,便作文告諭鄉(xiāng)人重惜耕牛;當?shù)仫L俗讓男人坐守門戶,而女人外出勞作,他又作文批評這種“坐男使女”的陋習。
二是致力于海南文化建設(shè)。海南人文文化的落后使東坡最感憂慮。雖然知道海南是一座蠻荒的孤島,“四州環(huán)一島,百洞蟠其中”,但他始終相信這座島與大陸中原水脈相通,地脈相連。他在《瓊州惠通泉記》中說:“水行地中,出沒數(shù)千里外,雖河海不能絕也。”又在贈姜唐佐詩中寫道“滄海何曾斷地脈,白袍端合破天荒。”水脈相通,地脈相連,那么文化之脈也自然應(yīng)該承續(xù)。因此,東坡身體力行,與當?shù)匾恍┬悴?、學子相往來,營造文化氛圍,“莫作天涯萬里意,溪邊自有舞雩風”。“舞雩”出自《論語·先進》,后成為儒家文化的符號。東坡讓海南學子感受到海南與祖國文化地脈相連,鼓勵他們在文化地位方面能“破天荒”。
三是征服不幸的命運。東坡將復(fù)雜深沉的人生感慨化為適物自閑的人生智慧,在日常生活的題材中發(fā)現(xiàn)詩意和情趣。“但尋牛矢覓歸路,家在牛欄西復(fù)西”,這是何等真切而又詼諧;“年來萬事足,所欠唯一死”,這是何等豁達而瀟灑。因此縱然經(jīng)歷“九死南荒”的困境,東坡仍然要贊嘆“茲游奇絕冠平生”。
周裕鍇表示,法國作家羅曼·羅蘭說過:“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識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熱愛生活。”東坡在海南極端惡劣的環(huán)境下詩意棲居,很好地詮釋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主義”。
【責任編輯:肖 好】
【內(nèi)容審核:黎曉帆】
版權(quán)聲明:國際旅游島商報全媒體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版權(quán)作品,歡迎轉(zhuǎn)發(fā),但非經(jīng)本報書面授權(quán)同意,嚴禁包括但不限于轉(zhuǎn)載或改編、引用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
24小時熱聞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 READING